文姝(喵子)

我对孔圣一向敬重,对孔门弟子心存感激,对象山阳明意存怜惜,对元晦却是刻骨铭心的相爱~~~~~~

震惊!以“好学”著称的孔门弟子居然也厌学?!

文开始前,先来一个灵魂拷问:你热爱学习么?

我想,绝大部分小伙伴,在听到这个问题后,都会捂住胸口含着热泪咬牙切齿地说:“爱!我爱学习!学习使我快乐!……”

好吧其实我们都知道,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,古往今来皆如此,不然孔老夫子也不会对自己的“好学”品质总是“沾沾自喜”,比如《公冶长》篇的最后一则就是,子曰:“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如丘者焉,不如丘之好学也。”

《论语》中,孔子几次三番地谈到学习的重要性,《学而第一》开篇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……”可是呢,其实孔老夫子他自己也知道,爱学习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,不然他也不会说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”(《论语·雍也》)这种话了,可知多数人是很难对学习乐在其中的。

那么,那些真正跟随孔子学习的弟子,是否也都爱学习呢?

答案当然是——不!不可能的。

并非笔者有意去黑那孔门高弟七十二贤,要知道在先秦儒家文本中,有不少人是自己承认不爱学习甚至厌学的!比如《论语》里面的公西华、冉有,《荀子》里面的子贡,等等。


首先我们看《论语》,先说说大家非常熟悉的颜回吧!

有人要问了,颜回可是孔子亲自夸过好学的人啊!还是《雍也》这一篇,哀公问孔子,他的学生里面谁算得上好学?孔子对曰:“有颜回者好学,不迁怒,不贰过。不幸短命死矣。今也则亡,未闻好学者也。”在《先进》篇里季康子和孔子也有类似对话,可见孔门弟子中,颜回是第一号好学的。然而就是这样孔门中最好学的颜回,对自己在向老师孔子学习的过程时,曾经喟然感叹:“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。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。夫子循循然善诱之,博我以文,约我以礼,欲罢不能。既竭吾才,如有所立卓尔。虽欲从之。末由也矣。”(《论语·子罕》)颜回在这里虽然主要是表达对孔子学问道德的敬仰之情,但“欲罢不能”这四字,是否也说明,颜回曾经也犹豫过动摇过,甚至想过放弃呢?

如果说颜回这等“闻一知十”的天赋卓绝之人,在孔子门下学习都感到吃力,那么其他那些天资和努力程度有所欠缺的弟子,想必只会感到更加的“累觉不爱”了吧!还是《雍也》篇,冉求对孔子说:“非不说子之道,力不足也。”这句话在历代解释中,主要都是说孔子的学问广博宏大,令冉有望之却步。不过呢,有本叫《四书翼注》里面是这么解释的:“此章有顶真见解,前人皆未说着。冉有乃有才人,何至作小儿逃学之语?”旁的不管,这分明就暗示了,很多古人都觉得冉有那句话是”小儿逃学之语”呀!之后孔子批评冉有,说他是自我设限,画地为牢:“力不足者,中道而废。今女画。”大概还是批评冉有光感动不行动吧!

我们再看公西华,这个人大家应该都听说过,毕竟谁高中语文还没学过那篇《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》呢?总之就是一个喜好研究和实践各种礼仪的人。在《述而》篇,孔子先说了一句话:“若圣与仁,则吾岂敢?抑为之不厌,诲人不倦,则可谓云尔已矣。”这时候公西华可能就在旁边,就接了一句:“正唯弟子不能学也。”不管公西华是不是不能过于谦虚,他确实明确表示出,孔子的“为之不厌”“诲人不倦”是他学不了的。而“为之不厌”的意思,历代一般都认为差不多就是“学而不厌”,此处还是应当理解成好学。那么公西华说他自己做不到学而不厌,可能多少都会有过厌学的情绪吧!


我们最后再来看看在孔门中人气非常高的子贡,子贡是有勤学好问的人设的,《论语》里他的出现频率仅次于子路。不过,在《荀子·大略篇》里,子贡的形象就有点惨了!请看下段:


子贡问于孔子曰:“赐倦于学矣,愿息事君。”孔子曰:“诗云:‘温恭朝夕,执事有恪。’事君难,事君焉可息哉!”“然则,赐愿息事亲。”孔子曰:“诗云:‘孝子不匮,永锡尔类。’事亲难,事亲焉可息哉!”“然则赐愿息于妻子。”孔子曰:“诗云:‘刑于寡妻,至于兄弟,以御于家邦。’妻子难,妻子焉可息哉!”“然则赐愿息于朋友。”孔子曰:“诗云:‘朋友攸摄,摄以威仪。’朋友难,朋友焉可息哉!”“然则赐愿息耕。”孔子曰:“诗云:‘昼尔于茅,宵尔索绹,亟其乘屋,其始播百谷。’耕难,耕焉可息哉!”“然则赐无息者乎?”孔子曰:“望其圹,皋如也,颠如也,鬲如也,此则知所息矣。”子贡曰:“大哉!死乎!君子息焉,小人休焉。”


在这里,子贡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厌学情绪,表示学习太累了想休息一段时间,先后为自己规划了入朝为官、孝敬父母、居家生活(老婆孩子热炕头)、与朋友相处、耕田种地这五种生活方式,但都被孔子引用《诗经》中的文句意义驳回,中心思想都是——这些都很难啊,这些也都不是能休息的。所以子贡最后非常“绝望”地问:“那这么说来,岂不是只能到死才能解脱休息?”我们现代社会里,那些即将赶赴中高考或考研考场的学子们经常会用一句话激励自己,叫做:“生前何必久睡,死后自会长眠。”如果当年的子贡也听说过这句话,一定会感到“于我心有戚戚也”的。然而孔子的回答很幽默,他说子贡啊,你看到山上那些高高低低的坟头了么?那就是你休息的时候啊!当然,子贡最后也认识到,君子之道难行,可能真的需要死而后已。而他也确实聪明,很快便明白了夫子他老人家的意思是,君子到了生命的终结就可以休息了,而小人只是被埋葬而已。



当然,即使曾经也厌学过,但是孔门弟子在老师的鼓励下,终究克服了自己的懒惰懈怠之心,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,成就了自己的君子人格。(?)

如果你对孔门弟子“厌学”的“黑料”也感兴趣,不妨好好把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荀子》《孔子家语》《礼记》等书找来看一看,说不定能发现更多有意思的“黑历史”呢!


评论 ( 15 )
热度 ( 41 )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文姝(喵子) | Powered by LOFTER